找到相关内容57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吕澂与禅学研究

    随心净即是当念光透十方而万法一如”,南岳门下即是如此。第二种是“‘即事而真’的见解,要从个别(事)上显现出全体(理)”,这一见解和石头希迁有关,从而成为青原一系的根本特征。两家都强调理事不二,南岳是由...的显现,因而在实践上只要“任心”即可,不须分别。青原系则与牛头有相同之处,受般若空观影响较多。吕澂对希迁的《参同契》进行了细密的分析,指出希迁思想的中心是理事融通,并以回互不回互来说明理事关系。  ...

    文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4363140.html
  • 则天武后《大乘人楞伽经序》与法藏《人楞伽心玄义》

    禅行。  虽说是二禅之境界,禅定中的静心被喻为清泉,从此流出并成为外部污染的河水,与受外界现象污染而左右摇动的日常心成为对比。石头希迁的《参同契》亦指:“灵源明皎洁,枝派暗流注”,虽说是由清冽的源泉...

    [日本]石井公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0163399.html
  • “平常心是道”考辨

    的生活中,却蕴含着最深刻、最真实的真理:道不离于日常生活,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,只需在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,顺任自然。  道一之于怀让,恰如希迁(700—790)之于行思(?一741)。其大机...

    刘泽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3263723.html
  • 《坛经》版本及内容流变

    强大的生命力,历千年而常新:  ——正是六祖慧能与无尽藏的机缘——“诸佛妙理,非关文字”,才启发了马祖道一、石头希迁及其弟子们于数十年之后共同创造了离言绝句、扬眉瞬目的“禅机时代”。  ——正是六祖...

    张志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1363762.html
  • 《宗镜录》妙旨

    见性成佛。祖衣传至六祖惠能,由惠能大师大行禅宗,法周沙界,而明道者多,行道者少;说理者多,通理者少。六祖后分二派,一青原行思传石头希迁,其下又分曹洞、云门、法眼。二南岳怀让传马祖道一,其下又分临济、沩仰...

    冯树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2363836.html
  • 禅宗境界哲学的知识意义——《景德传灯录》中禅宗公案的比较研究

    前问:“是何宗旨?”石头乃嘘嘘,隐峰又无语。归来,师云:“向汝道‘石头路滑’。”   本文藉由一位得道禅师的语言使用,展现“不二法门”的实作方式,文中之石头希迁即是那个深得不二法门的得道禅师,学习者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664018.html
  • 禅风.学风.文风

    马祖道一——和青原行思——石头希迁两系为最盛。数传后衍为沩仰、临济、云门、曹洞、法眼五宗。宋明以来禅宗几乎笼罩佛门,而儒佛混合的学风,从此变本加厉,“向者以异端而谈禅,世尚知禅学自为禅;及其以儒者而谈禅...

    苏渊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5164135.html
  •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(2)

    要从个别(事)上呈现出全体(理)来。石头希迁禅师的《参同契》认为,如果将理事分别开来看,那么,“执事元是迷,契理亦非悟”。只有把事理合拢看,则每一门都有一切境界在,“门门一切境,回互不回互”(《五灯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2564427.html
  • 福建名山大寺丛谈(1)

    而回。师所指“石头路滑”意味希迁禅师道高,弟子们难望项背,去参学,有“跌倒”之虞。  从廨院上山到寺门口,一路石阶蜿蜒,有二千一百余级,传为唐闽王所辟,途次有东际亭、仰止亭,观瀑亭,乘云亭,半山亭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3064764.html
  • 禅宗与文人画(1)

    道理,人人都有佛性,“人即有南北,佛性即无南北;狨獠身与和尚不同,佛性有何差别”。(《坛经》)到了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后,禅宗进一步强调“平常心是道”,把“自心”进一步具体化,把佛性与日常用事联系起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764954.html